成都大运会主场馆在什么地方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在什么地方,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共设18个体育项目。届时将有来自约17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余名运动员及官员赴蓉参加。成都大运会主场馆在什么地方。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在什么地方1在场馆设置和建设方面,成都市确定了位于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作为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该体育中心占地约678亩,由4万座主体育场、1.8万座多功能体育馆和小球馆、游泳跳水馆组成。主体育场将于2021年4月底前完工投用。
位置:东安湖体育中心位于龙泉驿区东安湖片区
东安湖体育公园为应和大运会,将场地分为“一场三馆”,一场为负责本次开幕式闭幕式的四万座甲级体育场。
赛后将被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综合体育场所,承办国内外大小型赛事,并被确定为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的举办场所。
今年五月的东京奥运会体操选拔赛也是在东安湖体育公园举行,两馆分别为游泳跳水馆和综合小球馆。
按照大运会赛事要求,大运会成都筹委会已经制定了51个场馆的配置方案并通过了国际大体联评估。其中包括12个新建场馆和39个改造场馆。目前,新建场馆均已启动建设,改造场馆正在制定建设改造指导标准,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
四川省已确定近20所高校为大运会提供竞赛、训练场馆,四川省教育厅也将鼓励省内高校积极参与大运会相关竞赛项目,支持四川省大学生为大会提供志愿者服务。
12月13日,备受关注的成都城区前往大运会主场馆的快速公交K6线正式上线。该线路由双桥子公交站开往龙泉驿同安公交站,全程运营时速最快可达50公里,开通后将成为成都“最快的”快速公交线路。快速公交K6的开通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乘坐前往东安湖体育公园游玩。
据介绍,此次K6使用的公交车为12米的“中海豚”新能源公交车,流线型的车身造型,外表为红色涂装,车厢座椅为皮质座椅,座椅上增加了扶手、安全带等。成都市公交集团东星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快速公交K6从双桥子公交站出发,沿蜀都大道一路向东串联起塔子山公园、大运会主场馆等地,最终抵达龙泉驿同安公交站。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在什么地方2原定于今年8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将 延期至2022年举办
在此之前,成都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官方网站和官方微信发布了《成都大运会竞赛总日程》。
根据竞赛总日程,多个备受市民关注的新建和改建场馆,将在成都大运会期间承担重要的比赛任务:
体操决赛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馆进行;
游泳决赛将在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进行;
篮球决赛将在凤凰山体育公园冰篮球馆进行;
乒乓球决赛将在高新体育中心体育馆进行;
田径决赛将在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进行;
武术决赛将在城北体育馆进行。
此外,多所高校的体育场馆,也将在成都大运会期间上演精彩的金牌争夺战: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将上演跆拳道决赛;
成都体育学院综合馆将上演艺术体操决赛;
西南交大犀浦校区体育馆将上演排球决赛。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在什么地方349个场馆包括13个新建场馆和36个改造场馆。
一、新建场馆
1、东安湖体育公园主体育场,坐席数为40000,场馆规模为120000平方米,将承担大运会开幕式。
2、东安湖体育公园游泳跳水馆,坐席数为3000,场馆规模为85000平方米,将承担大运会游泳比赛、训练。
3、东安湖体育公园多功能体育馆,坐席数为18000,场馆规模为93000平方米,将承担大运会体操比赛。
4、东安湖体育公园小球馆,场馆规模为35699平方米,将承担大运会体操训练。
5、凤凰山体育公园,含“一场一馆”,占地面积约330亩,总建筑面积约44.6万平方米,其中“一场”为6万座专业足球场,“一馆”为1.8万座多功能体育馆,将承担大运会篮球比赛。
6、高新体育中心,含体育场、多功能体育馆、全民健身馆、垒球场、风雨球场及配套服务中心。
7、新都香城体育中心体育馆,坐席数为3000,将承担大运会篮球训练;
8、新都香城体育中心游泳馆,坐席数为1500,将承担大运会水球比赛;
9、简阳文体中心,坐席数为3000,将承担大运会跳水比赛;
10、简阳文体中心体育馆,坐席数为3600,将承担大运会柔道比赛;
11、龙泉中学体育馆,场馆规模30559.24平方米,将承担大运会篮球训练;
12、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体育馆,场馆规模14000平方米,将承担大运会排球训练;
13、金强国际赛事中心,场馆规模44000平方米,为大运会篮球比赛备选场馆。
二、改造场馆
1、四川大学华西校区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柔道训练;
2、四川大学望江校区体育馆,承担大运会跆拳道比赛、训练;
3、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体育馆,承担大运会篮球比赛;
4、西南财大光华校区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排球比赛;
5、西南交大犀浦校区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排球比赛;
6、电子科大沙河校区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排球训练;
7、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篮球训练馆,承担大运会篮球训练;
8、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体育馆,承担大运会篮球训练;
9、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航空港校区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排球;
10、西南石油大学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排球训练;
11、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游泳馆,为大运会水球训练备选场馆;
12、成都体育学院体操馆,承担大运会艺术体操训练;
13、成都体育学院综合馆,承担大运会艺术体操比赛;
14、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弘毅馆,承担大运会排球比赛;
15、西华大学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排球比赛;
16、成都中医药大学温江校区体育馆,为大运会排球比赛备选场馆;
17、四川省体育馆,承担大运会篮球比赛;
18、四川川投国际网球中心,承担大运会网球比赛、训练;
19、四川国家羽毛球训练基地,承担大运会羽毛球训练;
20、四川省水上运动学校,承担大运会比赛、训练;
21、四川城市职业学院艺体馆,承担大运会排球训练;
22、成都大学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排球比赛;
23、成都大学体育场,承担大运会田径训练;
24、猛追湾游泳场,承担大运会水球训练;
25、成都市射击射箭学校,承担大运会射击比赛、训练;
26、城北体育馆,承担大运会武术比赛、训练;
27、市全国重点乒乓球运动学校体育馆,承担大运会乒乓球训练;
28、棠湖中学体育场,承担大运会投掷热身;
29、双流体育中心体育场,承担大运会田径比赛热身;
30、青白江区文体中心体育馆,承担大运会篮球比赛;
31、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游泳击剑馆,承担大运会水球比赛;
32、成都现代五项赛事中心马术体育场,承担大运会射箭比赛、训练;
33、双流体育中心体育馆,承担大运会羽毛球比赛;
34、郫都区体育中心体育馆,承担大运会击剑比赛;
35、郫都区体育中心羽毛球馆,承担大运会击剑训练;
36、郫都区体育中心游泳馆,承担大运会击剑比赛、热身。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14月22日,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
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落实可再生电力替代、绿色低碳建筑、新能源汽车使用等源头管控措施,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
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燃气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和国家核证碳减排量的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实现以上目标?成都大运会制定了以下涉及五个方面的实施计划。
低碳能源方面
将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使用。加快完善相关电力基础设施,已累计建成投运156个配套项目;与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
因地制宜使用可再生能源,在凤凰山体育公园等具备条件的场馆推进地源热泵系统,在双流网球馆人检通道等功能指示区设置碲化镉发电玻璃。
低碳场馆方面
将持续强化赛场建设运营减排。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场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且改造过程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优先采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场馆竞赛器材以赞助、租赁为主,所有场馆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同时,推动具备条件的场馆设立能源管控中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构建高效、低耗、稳定照明系统。目前,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已建成雨水回收系统;凤凰山体育公园内已设置光储照明路灯,篮球场馆外立面可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切换日常节能模式和赛演模式。
低碳交通方面
将鼓励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现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600余辆新能源汽车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及媒体用车保障,新增40台氢能源汽车用于赛时生活垃圾清运,正全力推进大梁、媒体中心、娇子停保及火车西站4个集中性充电场站约180个充电桩建设。
为保障大运会期间线网运输能力、鼓励公众低碳出行,已增购骨干线路列车28列并完成到段调试,同步对地铁全线网82个车站乘客服务台进行双语引导、列车定位、末班车查询等功能升级。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运营方面
我们将全面推进赛事活动服务低碳化。在满足国际大体联基本要求和保证活动艺术效果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开闭幕式时长、演员人数、流程环节,整合优化火炬传递、倒计时等重要节点活动安排。简化运动员注册流程,实现全过程无纸化办理,提倡集中抵离;同时大幅精简P、V、C类(即授薪工作人员、志愿者、赛事合作商)人员岗位设置。
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且100%实现新能源车辆运输,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正积极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低碳参与方面
将创新构建多元化公众参与平台。依托“大运通”APP线上观赛平台,实现赛事直播、点播功能,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的观赛体验。推出“低碳大运”微信小程序,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打卡获取碳积分,用于兑换大运会纪念品、为大运会捐赠树苗;
在成都市“碳惠天府”绿色公益平台增设“低碳大运”专区,更新赛事最新绿色资讯,上新点亮“低碳大运”专属拼图互动环节,发放“低碳大运先锋”勋章和荣誉证书。启动“大运有我”市民低碳行动、“环保达人生态大运”城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营造“我为大运做贡献”社会浓厚氛围。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24月22日,记者从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大运会碳中和计划和承诺正式发布。大运村以“建改结合”的`方式融入成都大学,既保障赛事需要,又满足赛后高校教学需要,以及市民参与。大运会闭幕式将在成都露天音乐公园举行,这里也是为市民服务的音乐主题公园。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凤凰山体育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场馆建设方面,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49个大运场馆中仅13个为新建,超过70%的场馆均为改建升级,建设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措施,采购国家和地方绿色建材产品。所有场馆设施均能实现赛后长期可持续使用。
场馆内侧央广网发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根据《“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来自四川甘孜、凉山等大山深处的水电、风电或光伏电,将通过强大的电网和四川电力交易平台,实现成都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媒体中心、大运村、竞赛场馆等赛时常规电力消费需求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
世界大运公园央广网发 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供图
成都大运会期间,纯电动汽车、氢燃料汽车将成为承担大运会交通服务保障的主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比例也将创造历届大运会之最。成都公交集团已落实1380台新能源大巴作为运动员、技术官员等班车保障,目前正加快完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成都大运会将实现绿色低碳办赛34月22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新闻通气会在成都举行。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杨斌平介绍,经初步核算,成都大运会将实现减少碳排放2.3万余吨。为打造绿色低碳运动员示范餐厅,成都大运村本地当季蔬菜类食材签约供应占比72.8%,建立智慧中央厨房,配备炒菜智能机器人、咖啡机器人。
近日成都印发了《成都大运会绿色低碳办赛行动方案》,明确了“源头减碳、过程评估、末端中和”的实施路径,并围绕“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低碳运营、低碳参与”五个方面,梳理形成34条重点任务。
根据规划,预计成都大运会筹办、举办、赛后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30万吨,将通过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提供的林业碳汇,以及成都环境集团等贡献“碳惠天府”机制碳减排量等方式进行抵消,推动实现赛事碳中和目标。
如何低碳建馆?成都秉持“能改的不建、能修的不换、能租的不买、能借的不租”,大运会49个赛事场馆仅13个为新建,新建场馆均达到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超过70%场馆为既有建筑改造升级。
其中成都凤凰山体育公园内设置光储照明路灯,可以实现二次节能,助力碳减排。成都新都香城体育中心建成雨水回收系统,留存的雨水经过回收系统处理,可以转换为场馆的绿化养护用水,全年可节水3000吨以上。
在低碳能源方面,成都与中国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订《服务“绿色大运”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依托四川甘孜、凉山等地清洁水电,助力成都大运会场馆常规电力消费综合实现100%“绿色电力”使用。在低碳交通方面,成都将力争赛事期间交通保障除专用车辆外100%实现新能源车,中心城区及各赛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0%左右。
目前成都大运村以“建改结合”方式全面融入成都大学,代表团公寓房间简化陈设,配备家庭装绿色环保洗化用品和低值易耗品,实现主要功能房间空调分时分段调控,赛后床具可重装为学生组合床构造,实现资源循环长期利用。
大运会志愿服务为公益性活动,不提供工作补贴
志愿者是自愿公报无偿地向他人和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所以,志愿者不领工资这一点是无需质疑的
但为志愿者发放一定的补贴,却是可以理解的做法,目的就是为了减轻志愿者的经济负担,增强服务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
微信搜索公众号【成都办事宝】即可查看最新成都大运会开幕式|赛事日程|门票购买|志愿者招募|吉祥物等官方信息
按照大运会赛事要求,大运会成都筹委会已经制定了51个场馆的配置方案并通过了国际大体联评估。其中包括12个新建场馆和39个改造场馆。目前,新建场馆均已启动建设,改造场馆正在制定建设改造指导标准,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工。
四川省已确定近20所高校为大运会提供竞赛、训练场馆,四川省教育厅也将鼓励省内高校积极参与大运会相关竞赛项目,支持四川省大学生为大会提供志愿者服务。
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主会场)
在场馆设置和建设方面,成都市确定了位于龙泉驿区的东安湖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作为大运会开、闭幕式主场馆。该体育中心占地约678亩,由4万座主体育场、1.8万座多功能体育馆和小球馆、游泳跳水馆组成。主体育场将于2021年4月底前完工投用。
东安湖体育中心兼顾赛时要求和赛后利用,充分发挥场馆长期社会效益,让全体市民共享大运成果。其中,大运期间将承担开、闭幕式以及体操、游泳比赛,赛后将打造为国际一流体育文化综合体,除承办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外,还可满足大型演艺、综合展会、群众健身、体育培训、旅游观光等多种功能要求。
大运会运动员村(大运村)
大运会运动员村选址成都大学,已于4月18日正式启动建设。大运村新建项目共计37.4万平方米,包括运动员公寓、生活服务中心、医疗中心、行政保障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体育馆附馆、游泳馆和东盟艺术学院等8个项目。
两年后,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将在这里交流友谊、放飞梦想。大运村在大运会举办期间办赛事,大运会结束以后用于教学。
包括:住宿区、国际区、运营区、交通区、赛训区五个部分。
双流体育中心
双流体育中心作为成都202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田径场,将在2021年大运会期间承担大量田径项目的比赛。
双流体育中心是由西南建筑设计院设计,于2008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是双流新城区重要标志性建筑,场馆占地234亩,总建筑面积3.75万㎡,是一座集体育场、体育馆、训练场、训练馆、游泳池、篮球场、网球场、五人制足球场、门球场、健身房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体育场馆,可承办地区性综合比赛和国际级、国家级单项比赛。
1.体育馆
建筑面积14626㎡,集比赛馆、训练馆、游泳馆于一体,达到国际级综合体育比赛的场馆标准,可承接国际级国家级排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柔道、摔跤、跆拳道等单项比赛。
(1)综合比赛馆
场地面积1305㎡(长45m,宽29m),空间高度19m,配备全中央空调,比赛专用音响广播及灯光系统,设3000个标准观众座椅,56㎡P3高清LED显示屏2块,贵宾接待室、贵宾休息室、新闻发布厅、运动员休息室、裁判员休息室、比赛监督休息室、兴奋剂检测室、医务室、器材室、数据室等功能房配套齐全。
有钱
根据成都市出台的《成都市大型赛会志愿服务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以不低于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为会务志愿者提供通讯、交通补贴,所以是有钱得的
成都,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
参加大运会“伙伴计划”志愿服务队(团队)招募条件:
1、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只能由志愿者服务队伍申领运营,个人不得单独申领。
2、每支服务队可申领一个小站,两个及以上单位可联合组成服务队申领。
3、志愿服务队伍原则上不少于20人,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体现本单位或行业系统特点的队伍名称。
4、志愿服务队伍应配合组织开展志愿者上岗培训,配合做好相关的保障。
5、志愿服务队伍队员须年满18周岁,身心健康,并自愿参加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6、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具备开展志愿服务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7、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服从管理,接受岗位安排,热情开展城市志愿服务。
8、志愿服务队伍队员应遵守法律法规且无刑事犯罪记录。
9、有意申领城市志愿服务站的志愿服务队能够保证在集中服务期(7月—8月)开展城市志愿服务,并配合做好运行、监督、考核、激励、宣传、应急处置等保障城市志愿服务小站正常运转的相关工作。
参加大运会成都志愿者(个人)招募条件:
1、身体健康、吃苦耐劳,龙泉驿区常住居民或龙泉驿区属地学校学生(年龄在18周岁以上)优先录用。
2、热心公益事业,自愿参加成都大运会城市志愿服务工作。
3、愿意接受赛区委员会和团区委对志愿服务工作岗位的分配,并能够确保参加赛前的面试、培训和相关宣传活动。
4、有志愿者服务工作经验的优先录用。
5、应遵守法律法规且无刑事犯罪记录。
6、有大型活动和赛会志愿服务经历者优先。
彩绘大运成都成就梦想手抄报内容如下:
1.成都大运会推广歌曲《梦的色彩》和《城市的翅膀》发布。国家体育总局竞技体育司司长张新向成都大运会公益推广大使、奥运冠军施廷懋和邹凯颁发聘书。
施廷懋和阿修罗乐队共同演绎了成都大运会主题推广歌曲《梦想的冠军》,动人的旋律传递出各界对成都大运会成功举办的信心和期待。
2.成都大运会官方服饰也在当晚正式亮相,包含组委会官员、嘉宾、工作人员、颁奖礼仪与升旗手、裁判员、志愿者、场馆服务团队、大运村服务团队、赛事保障团队及火炬传递人员等服饰,满足多功能场景运用。
3.服饰设计结合了大运会会徽及配色,将太阳神鸟、天府绿道、小辣椒、蜀锦等川蜀文化符号深度融合,展现了当地人文底蕴。
4.大运惠民、共享办赛,是本届大运会从筹备之初就坚持的办赛理念之一。目前,成都已完成49个大运场馆的新建和改扩建,各大场馆成为市民的热门打卡地。
5.多元化布局建设的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和天府绿道运动新空间等满足了市民的不同运动需求。以筹办大运会为契机,体育正渐渐为成都描绘出一幅公园城市美好生活的幸福图景。
6.“成都成就梦想”是本届大运会的口号,也是成都对世界的承诺。该句口号既重点展现了大运会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成就每一个人梦想的期许,也进一步彰显成都海纳百川、乐观包容的城市气质。
7.活动现场的大运会布袋是由大运会logo“蓉火”、大运会吉祥物“蓉宝”以及“龙宝做公益,大运更美丽”三部分构成。